甘草有什么功效?能否长期用甘草泡茶?一篇 FAQ 弄清真相

什么是甘草?它的主要成分与传统定位是什么?
甘草(学名 Glycyrrhiza spp.)是常见的中药材,古称“国老”。在中医经典里,它被归入“补气药”,常用于补脾益气、调和诸药、润肺止咳、解毒等作用。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甘草酸、甘草甙、黄酮类、甾体成分等。现代药理研究显示,它具有抗炎、保肝、抗氧化、解毒、免疫调节等作用。

甘草的具体功效有哪些?在现代研究中有哪些支持?
根据中医与现代研究,甘草的主要功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向:

润肺止咳 / 祛痰
甘草有缓和、解痉、祛痰、止咳的效果,常用于咽喉、支气管炎、咳嗽等症状。

补脾益气 / 调和诸药
甘草在中医方剂中常被视为“调和诸药”的药材,能缓和强烈药物的毒性或偏性,使方剂整体更平稳。 它也常被用于脾虚、乏力、食少等“气虚”状态的辅助调理。

清热解毒 / 解百毒
甘草在多种经典方剂中担任“解毒”角色,现代研究也证明它在对某些毒物、炎症介质具有中和或吸附作用。 中医常将其用于咽喉肿痛、疮毒、食物或药物中毒等配方中。

保肝、抗炎、抗氧化
现代实验指出,甘草成分具有抗氧化、抑制炎症因子、保护肝细胞的作用,在肝损伤和炎症模型中具有一定的效果。

抗肿瘤 / 抗病毒 / 免疫调节
一些研究关注甘草在抗肿瘤、抗病毒、免疫调节方向上的可能性。甘草及其提取物在体外或动物模型中显示对某些癌细胞、生病模型有抑制作用。

消化系统保护
甘草可能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,抑制胃酸、促进黏液分泌,对胃炎、溃疡等有辅助意义。

这些功效并非甘草可以单独治病或替代药剂,而是其在中医与现代研究中的被观察作用。实际使用必须综合体质、剂量、病情来判断。

甘草有什么功效?能否长期用甘草泡茶?一篇 FAQ 弄清真相

长期用甘草泡茶安全吗?会有什么风险或副作用?
甘草虽“温和”,但并不意味着长期大量使用完全无风险。多个报道和专家提醒,它有潜在副作用和禁忌,应慎重对待。

可能引起水肿、高血压、低钾血症
甘草含甘草酸,长期或过量使用可导致体内钠潴留、水肿、血压升高、血钾下降,即所谓“假性醛固酮”作用。有案例报道某人连续多年饮用甘草茶导致高血压、低血钾等症状,经停用后才改善。医界也指出,对甘草耐受性较低的人即使剂量不高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。

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或电解质平衡紊乱
长期使用可能干扰皮质醇代谢、激素平衡,以及电解质平衡(钾、钠等)。

对特定人群风险更高
高血压患者、肾功能不全者、水肿体质、孕妇、儿童、心力衰竭或服用利尿剂的人群风险更大。

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
甘草可能增强或干扰某些药物效果,比如与利尿剂、皮质类固醇、降压药等同用可能加重副作用。

胃肠道不适
长时间饮用可能出现腹胀、胃胀、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
因此,长期把甘草当茶饮,若不注意剂量和自身体况,是有健康风险的。

如果想喝甘草茶或将甘草作为常用草本饮品,建议怎样做比较安全?
控制剂量与频率
不要长期、大量使用。日用量若超过一定限度(中医传统剂量或现代研究界定范围)可能加重副作用风险。很多饮用建议每日用甘草的量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。

选择合适品种与炮制方式
中医有“生甘草”与“炙甘草”之分,功效略有不同。炙甘草更偏补益,生甘草更偏清热解毒。 同时选择经过质量检验、重金属残留低、无污染的中药材。

避免持续性长期饮用
可将甘草作为辅助茶饮交替或间断饮用,不建议每日长期持续。

定期监测
若长期饮用,应监测血压、电解质(尤其钾)、肾功能等指标。若出现水肿、乏力、肌肉无力、头晕等症状,应及时停用并就医。

注意个人体质差异
若为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肾病患者、孕妇、小孩、长期服药者,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。

不要与潜在冲突药物合用
在使用含甘草茶或甘草制剂时,应避免与利尿药、皮质类固醇、降压药等具有交互风险的药物一起使用,必要时征询专业医师建议。

假设有人日常希望用甘草泡茶调理,给出一个相对保守的建议(非医疗建议,仅供参考)
可以选择将甘草切片(例如 1–2 克)与其他温性草本(如姜片、桂枝)搭配冲泡,不做浓煎、不长时间浸泡,每天不连续饮用超过几天。同时间隔几天休息,以减少累积风险。在饮用期间注意身体变化与症状监测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科普知识

为什么会突然觉得自己“来过”某个地方?

2025-10-6 22:32:36

科普知识

中国四大名白酒对决:为何泸州老窖既独特又处境微妙?

2025-10-9 22:55:47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