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风波:预制菜究竟是什么?

近日,“罗永浩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” 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烈讨论。在大众对美食品质与消费体验愈发重视的当下,这一争议不仅将西贝推上风口浪尖,也让预制菜再次成为舆论焦点。那么,到底什么是预制菜?其标准又是什么?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探讨。

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风波:预制菜究竟是什么?

什么是预制菜?

2024 年 3 月 21 日,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,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,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,不添加防腐剂,经工业化预加工(如搅拌、腌制、滚揉、成型、炒、炸、烤、煮、蒸等)制成,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,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、运输及销售条件,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,且不包括主食类食品。
简单来说,预制菜就是在工厂或中央厨房经过一定加工处理,随后配送到餐厅或消费者手中,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就能食用的菜品。在日常生活中,预制菜十分常见。比如超市里售卖的速冻水饺、汤圆,它们是经过加工、冷冻处理的预制食品,消费者买回家后,只需煮一煮就能吃;还有便利店中的盒饭、寿司,这些也是预制菜,消费者购买后可直接食用或简单加热即可。再比如一些酒店推出的年夜饭套餐半成品,其中的梅菜扣肉、红烧猪蹄等,消费者买回家稍作加热,一道美味的年夜菜就上桌了。

预制菜有哪些类别?

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制定的团体标准,预制菜可分为以下几类:
  1. 即食类:这类预制菜开封后可直接食用,像超市里常见的泡椒凤爪、酱牛肉,还有各种袋装的坚果、肉干等零食都属于此类。它们经过加工处理后,已经达到可直接入口的状态,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捷,无论是在办公室加班时当作零食,还是外出游玩时作为随手的能量补充,都十分方便。
  1. 即热类:需要通过加热才能食用,例如自热火锅、自热米饭以及速冻包子等。以自热火锅为例,消费者无需借助炉灶等设备,只需将食材包和发热包按照说明操作,短短几分钟,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就完成了,非常适合在户外野餐、出差旅行等场景下食用。速冻包子则可以通过微波炉、蒸锅等简单加热后食用,是很多人早餐的选择之一。
  1. 即烹类:产品已完成对主要原料的一定程度加工或烹调,处于半成品状态,需要进一步烹饪。比如常见的酸菜鱼预制菜,鱼和酸菜等主要食材已经处理好,消费者买回家后,只需按照说明在锅中进行简单的烹制,就能做出一道美味的酸菜鱼。这类预制菜对于那些有一定烹饪基础,但又希望节省准备食材时间的消费者来说,是不错的选择。
  2. 即配类:这类预制菜是将食材进行清洗、分切等初步处理,有的还会搭配好辅料。像超市里售卖的洗净切好的蔬菜套餐,一份套餐里可能包含了青椒、肉丝、木耳等食材,消费者购买后直接下锅炒制即可。还有一些净菜配送服务,为消费者提供按照菜品搭配好的新鲜食材,让烹饪变得更加简单便捷,尤其适合忙碌的上班族。

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风波:预制菜究竟是什么?

预制菜的标准是什么?

原料标准

预制菜的原料必须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。这意味着从源头抓起,无论是蔬菜、肉类、水产等原材料,都要保证新鲜、无变质、无污染。比如肉类,必须来自经过检验检疫合格的牲畜,蔬菜不能有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。在原料的采购环节,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把控供应商资质,做好原料的验收和检测工作,确保每一批次的原料都安全可靠。例如,某知名预制菜企业为了保证蔬菜原料的品质,与固定的蔬菜种植基地合作,对种植过程进行全程监控,从土壤检测、种子选用到灌溉用水、施肥用药等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,确保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受污染,为消费者提供安全、优质的原料。

加工标准

加工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工业化预加工的规范,且不得添加防腐剂。这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,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,确保菜品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,也能保证一定的保质期和食品安全。比如通过高温杀菌、真空包装等技术手段,延长产品的保鲜期。同时,在加工工艺上,像炒、炸、烤、煮、蒸等操作,都要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参数标准。以制作一份预制的红烧肉为例,从选肉的部位、切块的大小,到炒制时的火候、时间,再到炖煮时的配料比例、炖煮时长等,都有严格的规定,以保证每一份红烧肉的口感、色泽、味道都能达到统一的标准。

包装标准

预制菜需配以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、运输及销售条件的包装。包装材料必须安全无毒,能够有效保护菜品不受污染、变质,同时还要便于储存和运输。例如,一些即热类预制菜采用耐高温的铝箔包装,既可以在加热过程中承受高温,又能保证在常温或冷藏条件下,菜品的质量不受影响。在产品标签上,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、配料表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贮存条件、食用方法等信息,让消费者能够清楚了解产品的相关情况,做出合理的购买和食用选择。比如,某品牌的预制菜在标签上明确标注了 “冷藏保存,保质期 7 天”“食用前请微波加热 3 分钟” 等关键信息,方便消费者按照正确的方式储存和食用。

贮存、运输及销售标准

在贮存环节,预制菜需要根据产品特性,按照标签标明的条件进行储存,如冷藏、冷冻或常温保存。例如,冷冻预制菜必须储存在 – 18℃以下的环境中,以保证菜品的品质和口感。在运输过程中,同样要保证运输车辆的温度、湿度等条件符合产品要求,避免菜品在运输途中出现变质、解冻等情况。一些大型预制菜企业配备了专业的冷链运输车队,全程监控运输过程中的温度,确保菜品从工厂到销售终端的品质稳定。在销售环节,商家要严格按照产品的贮存条件进行陈列和销售,不能将需要冷藏的预制菜放在常温环境下售卖。同时,要及时清理过期产品,防止消费者购买到变质食品。
罗永浩与西贝的这场争议,将预制菜的相关话题推向大众视野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预制菜在我们生活中的比重逐渐增加。了解预制菜的定义、分类和标准,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,也有利于预制菜行业的健康、规范发展。未来,希望预制菜行业能够在标准的约束下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、美味、便捷的产品 。

 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科普知识

人为什么会“恋爱脑”?从大脑化学、依恋与病态界限的权威FAQ解读

2025-9-8 22:53:27

科技

钛合金这么强,为什么不造钛合金航母?

2025-3-8 13:12:32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