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车主认为,汽车行驶时间越长、公里数越多,磨损就越严重,因此如果车辆长时间不开,就能延长寿命,减少损耗。事实上,汽车与人体类似,需要定期“活动”才能保持健康。如果长时间闲置,许多零部件反而会出现问题,甚至比正常使用中的磨损更严重。
近年来,随着短途出行方式的增多,不少家庭的汽车使用频率下降,许多车辆长期停放在车库或露天停车场,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启动。但很多车主发现,长时间不动的车辆往往出现电瓶亏电、轮胎变形、刹车生锈等问题,甚至比每天行驶的车辆更容易出故障。这是为什么?长期停放对车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?
长期停放对汽车的影响
汽车的各个部件在设计时,是基于“使用状态”进行优化的,因此长期停放会造成一系列损害,包括电池、轮胎、发动机、油路系统等多个方面。
- 蓄电池亏电,车辆无法启动
车辆的蓄电池即使在熄火状态下,也会缓慢消耗电量,以维持车载系统的最低功耗,如防盗系统、时钟、ECU 记忆等。如果长时间不启动车辆,蓄电池得不到充电,电量会逐渐耗尽,最终导致车辆无法启动。 - 轮胎变形,橡胶老化
车辆长时间静止,轮胎的某一部分会长时间承受车身重量,导致局部受力变形,形成“扁平点”(Flat Spot)。当车辆再次行驶时,轮胎可能会出现抖动或不均匀磨损。此外,轮胎橡胶在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时,容易发生老化,降低抓地力,甚至增加爆胎风险。 - 刹车盘生锈,制动系统受损
如果车辆长期停放,刹车盘容易因潮湿环境产生锈蚀,导致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摩擦力增加,轻则影响制动效果,重则可能导致刹车卡死,影响行车安全。尤其是在南方潮湿环境下,车辆放置几周后,刹车盘就可能出现锈斑。 - 机油沉积,润滑系统失效
机油在发动机内部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和保护金属部件,但长期停放会导致机油沉积,润滑效果下降。此外,机油长时间不流动,内部的添加剂可能发生分层或氧化,使其润滑能力降低。当车辆再次启动时,发动机部件可能在短时间内处于“干摩擦”状态,加速磨损。 - 燃油变质,油路堵塞
汽油和柴油在长时间存放后,容易发生氧化和分解,形成油泥或胶质,堵塞油路系统,影响发动机燃烧效率。特别是含有乙醇的汽油,在长时间静置后,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导致燃油品质下降,甚至影响点火性能。 - 空调系统发霉,异味严重
长期停放的车辆,车内空气流通不畅,空调系统内部可能滋生霉菌和细菌,导致异味产生。如果停放前没有清理空调滤芯或排水口,可能会加剧这一问题。
如何避免长期停放带来的损害?
如果车辆需要长时间停放,合理的保养和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,避免关键部件受损。
- 定期启动车辆,保持电池充电
即使不经常驾驶,建议每隔1-2 周启动车辆一次,让发动机运转 15-30 分钟,并适当踩下刹车踏板,防止电瓶亏电和刹车盘生锈。如果可能的话,最好让车辆行驶一段距离,使机油、燃油和冷却液循环起来。 - 调整轮胎压力,避免变形
长时间停放前,可以适当提高轮胎气压(但不超过轮胎额定值),以减少扁平点的形成。如果可能的话,定期移动车辆,使轮胎受力点改变,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个部位。 - 使用防锈措施,保护刹车系统
在潮湿环境中,刹车盘容易生锈,可以在停放前进行短途行驶,并多次踩刹车,使刹车盘表面保持干燥。如果可能的话,可选择停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,减少湿气堆积。 - 添加燃油稳定剂,避免燃油变质
如果车辆需要停放 3 个月以上,可以加入燃油稳定剂,以防止汽油氧化。同时,在停放前加满油箱,减少油箱内部的空气空间,降低水分凝结的风险。 - 更换机油,保持润滑性能
如果车辆预计长时间不用,可以考虑在停放前更换机油,避免旧机油在存放期间发生氧化或分层。此外,在重新启动车辆前,检查机油状态,确保其仍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。 - 通风防潮,减少车内异味
长期停放的车辆,车窗可以留一条小缝隙(如果环境安全),保持车内空气流通,减少霉菌滋生。此外,停放前清理车内垃圾,并检查空调滤芯,避免细菌滋生导致的异味问题。
车辆需要“动”起来,才能保持健康
汽车的各个部件都是为“运行”而设计的,长期停放反而会加速老化,影响使用寿命。对于不常用的车辆,定期启动、适当维护,能有效减少停放带来的损害。如果有长期不用的计划,提前做好合理的保养措施,才能让爱车保持良好的状态,避免真正“放坏”它。